庆祝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 ——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教工支部&激光聚变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支部
“向先进学习、向模范致敬”主题党日暨学术交流活动
会议议程
会议时间:2022年5月24日14:30
会议地点: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东6B-209
参会人员: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教工支部&激光聚变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全体党员
议程安排:
序号 | 时间 | 内容 | 地点 | 主持或报告人 |
1 | 14:30-14:40 | 信息学院党委书记致欢迎词 | 东6B-209 | 刘知贵 |
2 | 14:40-14:50 | 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讲话 | 东6B-209 | 粟敬钦 |
2 | 14:50-15:00 | 信息教工第二党支部介绍 | 东6B-209 | 路锦正 |
3 | 15:00-15:20 | 报告1:面向多领域应用的强激光综合研究平台 | 东6B-209 | 谢娜 |
4 | 15:20-15:40 | 报告2:面向非高斯噪声环境的自适应滤波及系统辨识 | 东6B-209 | 赵集 |
休息10分钟 |
5 | 15:50-16:10 | 报告3: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非平衡动理学效应研究 | 东6B-209 | 单连强 |
6 | 16:10-16:30 | 报告4:面向核应急处置的机器人技术 | 东6B-209 | 肖宇峰 |
7 | 16:30-17:30 | 参观“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与实践”教育基地 | 东7A-7楼 | 李良 |
8 | 17:30 | 集体合影 | 科技广场 | 田超、路锦正 |
9 | 活动结束 |
报告1:《面向多领域应用的强激光综合研究平台》
谢娜,副研究员,现就职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自2008年加入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以来,主要从事超强超短脉冲激光系统的设计、超强超短激光脉冲时空参数的调控与优化等工作,先后参与了超强激光装置星光-III激光装置和SILEX-II激光装置等的研制。
报告2:《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非平衡动理学效应研究》
单连强,研究员,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团队首席。
主要从事惯性约束聚变物理、快点火物理、超强激光驱动质子源、爆推靶质子源的产生及应用、准等熵加载等方面的研究,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了激光聚变相关物理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研发项目、国防基础科学挑战专题、NSAF联合基金等多项课题,在Phy. Rev. Lett.、Nucl. Fusion、Phys. Plasmas等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
报告3:《面向非高斯噪声环境的自适应滤波及系统辨识》
赵集:特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3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西南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其中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完成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近年来一直从事自适应滤波算法、核函数方法、系统辨识等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1项;参与横向项目研究5项;在国际著名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7篇,被SCI检索论文16篇,其中一作12篇。授权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兼职多个学术刊物审稿人。
报告4:《面向核应急处置的机器人技术》
肖宇峰:博士,教授,博导。
2000年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毕业,2003年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方向硕士毕业,2009年北京邮电大学网络通信方向博士毕业。长期从事智能系统、网络通信方向研究工作: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企业委托科研课题10多项;发表论文4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参编专著2部,教材1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近年来,带领课题组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取得了不少成果,包括“自主导购机器人”、“水面智能清污机器人”、“核安检智能寻源机器人”、“核应急智能侦巡机器人”。